御宅书库 > 历史军事 > 战国万人敌 > 第581章 卫人借兵
    “首李,卫人又来送礼,至卫夫人处。”
    “夫人那里有没有?”
    “有的。”
    “那就行,有就不用去管。卫人想要送什么就送什么,豆子的娘家人来看望她,难道还不允许啊。”
    “是!”
    卫郑的战争升级就在一个月前,双方陈兵阳武、南燕,河南濮水两岸,到处都是兵站、岗哨,战场犬牙交错,大概是受了第二次逼阳之战的启发,两边土木工程的水平明显大幅度提高。
    技术还是那个技术,但脑洞不是那个脑洞。
    马面修好之后,原本就是架个弓箭手,现在不一样了,三到五个弩手是必须的,反正箭矢不要钱。
    双方工事的修建效率,也大大提高,因为工具便宜而且量大,还相对耐操。
    都是铁器工具,坏了再重融重铸就是,这活儿有人包干。
    因为打得有点激烈,导致附近晋、宋的边地也受了影响,一些蛮夷部落,直接被清剿得叫爸爸,这种阵地战、堑壕战、消耗战,对人力的需求就是个无底洞。
    填多少人进去都不够,但只要能打赢,什么都好说。
    实际上很多新掺和进去的士卒,都忘了两边最开始是为了啥而战的。
    打着打着,就一个念头,不弄死对方自己一口气不会顺。
    战事升级,对武器装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郑国因为背靠周国、晋国,又有一些交情在,从晋国韩氏那里拉来了援助。
    这一笔国际援助,让郑国号召了一批烂命一条的戎狄部落。其中也有鄋瞒人,不过卫国那边,同样也有鄋瞒人。
    也不知道是谁传了个消息过去,说是千乘邑高氏,准备搞鄋瞒人,这让鄋瞒五部相当的紧张。
    可这年头蛮夷想要再捞着点先进武器装备还有粮食,难度系数不小,卫人说只要帮我打仗,好处大大地,长狄鄋瞒五部,一咬牙,就跟着卫人前来作战。
    两边很诡异的状况就出现了,炮灰打炮灰,炮灰同出一脉,是自己人。
    主力打主力,主力也同出一脉,也是自己人。
    这让宋国“劲草”戴举关起门来之后,带着宋国人疯狂嘲讽卫郑两国。
    当初还看他宋国的笑话?
    现在看看谁才是笑话!
    “闪电战”打成“拉锯战”,这不是卫国郑国双方的初衷,期间入夏休整之时,双方又试探性地发动了几次冲锋,都都是以失败告终,双方仍旧僵持在了河南这一块。
    没办法,不休息一下不行,夏粮要收啊。
    两国的夏粮规模不太一样,此时卫国的地盘,有一部分严格地来说,叫做河东,在黄河以北的,叫做河内。因为此时的黄河下游走向,并非是自西向东,而是自西南而向东北。
    黄河的入海口,此时在燕国的势力范围内,而并非是齐国。
    在夏粮收上来之后,卫郑双方的打算,不外是做最后一次努力,以期决战。
    决战的时间,怎么看也是在秋收前后,那么不管胜败,一个冬天过去,总能喘口气。
    不过既然都有了这样的打算,肯定是想要赢,而不是想要输。
    两国为了拉拢国际势力,派出了大量使者外出引援,除了老牌势力强国大国,像李解这种爆发式增长的地方强权,自然也是重要的引援对象。
    卫国相较郑国,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公主姬豆子在给李解做小老婆。
    这是个极好的门路,卫国利用得好,光土工作业都要比郑国强得多。
    淮中城夏粮入库入仓的当口,卫国人以探望公主的名义,前来淮中城活动。还玩了点小花招,给姬豆子送娘家贴补的时候,还顺带给美旦准备了一份。
    卫国人并没有因为美旦出身低微,就无礼小视,反而姬豆子有十匹布,那么美旦就要十五匹。
    理由也很充分,美旦是阴乡夫人,是淮水伯府的女主人,理应如此。
    完全没有因为自家公主给人做小的尴尬和心虚,前来的卫国使者,脸皮之厚,心脏之大,也是相当的惊人。
    “卫人这次过来,想要什么?”
    “鹰羽箭,还有甲具。同时还要借用两个大队的弩手、短矛手。”
    “借兵?”
    “正是。”通传鳄人跟李解认真地解释道,“首李,卫国准备两翼虚张声势,然后中军突破。”
    “战场上的事情,哪有这么想当然的。而且自家布置,还能告诉外人?”
    “虚虚实实,或许卫人是想借我们之口,告诉郑人?”
    “有这个可能。”
    李解很是认可地点着头,装备够好、训练足够,加上不错的士气,正面战场一般都是超级胶着,很难迅速分出胜负。
    尤其是这年头列国装备的重步兵都相当强悍,短兵相接的时候,捅了半天也死不了一个人,原因就是没办法破防,只有悍卒中的顶尖高手,才能在一线产生大量杀伤。
    但这种人,往往打了两三回,就升上去做军官了,不可能长期停留一线。
    类似吴楚争霸的战争环境,中原很少遇到,所以吴楚两国互爆的过程中,有大量战场伎俩、外交战、经济战、战略欺诈以及装备、工事的应用。
    原因就在于,两国地形地貌极其复杂,不得已而为之。
    真要说比拼重步兵方阵和战车,吴楚两国都是弟弟,不够晋国一家摁的。
    也是因为无法适应吴楚两国的二逼打法,这也倒逼了中原列国的体制改良,虽然不是很剧烈,但中原列国的郡县建立,其实就是学得南方国家。
    战场的多样性以及烈度升级,也让中原列国的“堂堂正正”打法,比重有所下降。
    一是原本让战车驰骋的“井田”环境不复存在,经济结构上的转变,导致了战车的发挥越来越受制约。
    二是昊天上帝可能发了功,大部分地区的土地产出,都还算不错,除了黄河、济泗这一条非常广袤的农耕种植带之外,淮水中上游、扬子江中下游,汉水入江口三角洲,都有非常发达的农业。
    因此天下列国的总人口,数量相当惊人。
    在人力资源丰沛的时候,战场上死人才是最划算的。毁一架战车,都可以用来招募三五百个农兵加奴兵,再算上管饭就肯干的蛮子炮灰,步兵方阵成本低规模大,怎么看都是划算到不行。
    只是大家都这么干之后,烂仗越打越大,越大也就越不容易收场。
    宋国两次讨伐逼阳国,看着浩浩荡荡,一旦被逼死,人多就是劣势。
    眼下卫郑之战的状况有点类似,卫国想要进行战略战术欺诈,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李解无所谓卫人是不是要利用他,只要卫国人肯掏钱,什么都好说。
    “借兵……嗯。”
    思索了一会儿,李解决定召集一下幕僚们开个会,讨论讨论这个事情。
    不都是,手头工作不忙的幕僚们,都被通知前往淮水伯府开会。
    会议室内,李解让人把卫国人的请求分发下去阅读。
    “看完了没有?”
    “主公,卫国人要借兵……为何只借弩手、短矛手?”
    商无忌觉得有点奇怪,“倘若以期决战,我军勇夫之数早就破万,以卫人细作的能力,不可能不知道。借兵勇夫,不是更好吗?”
    “以我之见,卫人定有奇谋。弩手、短矛手用以牵制,效用绝佳。倘若正如卫人所言,乃是两翼佯攻示弱,随后中军突破,郑国若是布置不当,一旦中军被破。卫人也不必前后夹击,只管抄掠郑国腹心,郑国一旦内乱,前线不攻自破。”
    喝了一口茶,嬴剑润了一下喉咙,然后看着李解神情肃然,“再者,卫人应当也是知晓,主公绝无可能借兵鳄人、勇夫,借兵事小,损兵事大。我军精锐,岂能消耗于污浊之间?弩手、短矛手,多有掩体遮蔽,想必也要安全得多。”
    “卫人新购一批鹰羽箭,只怕也是有这般想法。”
    “还有一事,倘若借兵外出,人数众多,不能过境郑宋。两个大队,编制少一些,不过千人而已,略作乔装,旁人以为是商帮脚力,自然也不会太过盘查。须知前往卫国,不过郑国,便过宋国。郑国正同卫国交战,又怎可能让商帮通行。至于宋国……不提也罢。”
    “主公,何不再等等?”
    主抓冶炼铸造的桐人很少说话,不过此时却是开口道,“这几日,卫人多有拜访,以期借用工匠,想必所图甚大,倘使急切,必定还要许以重诺。我看,也不必急于一时。”
    “卫人还真是好大的胃口,借用工匠这种事情,也敢开口?!”
    商无忌被这种无脑要求逗笑了,不过笑了笑,商无忌突然一愣,他的商人思维转了个边,突然眉头一挑,“此谓主公所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之智,卫人定是知晓工匠不可得,主公必然回绝。但是,倘若再言上等兵甲赎买,是不是……成算就要多上些许?”
    在场幕僚都很清楚,淮中城中,好多装备都还没有外销过,比如说抛石机,比如说捕鲸孥,比如说滑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