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游览了半个月后,梁晓秀启程前往西班牙,第一站选在巴塞罗那。她一到巴塞罗那,就去参观毕加索博物馆。巴塞罗那人对大画家毕加索极为重视,曾把一座宫殿改建为毕加索博物馆,馆内有700幅毕加索的藏画,其中大部分是他早期的作品。她看得很认真,以画家的眼光对每一幅名画都进行了重点分析。
巴塞罗那地标性的建筑是圣家殿。这个建筑奇特的球茎造型也是巴塞罗那所有明信片上永恒的主题。这个伟大建筑的建筑师叫戈迪。1882年工程开始,但由于戈迪的去世工程一度停止。戈迪生前没有留下任何施工图和工程计划,但工程还是继续进行下去。这幢建筑物有12座高度超过100米的塔楼,一个高达160米的教堂圆顶。所有到巴塞罗那的游客都会来这里观看这座伟大的建筑,感叹于它的精美和壮观。在她看来,这座大教堂是西班牙人的巅峰之作。
巴塞罗马是一个海滨城市,看起来要比马德里开放得多,在这里能感受到一些国际化的元素,而在马德里完全是西班牙内地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
在巴塞罗那,她重点研究了地理大发现,认为地理大发现是西班牙当年崛起的重要因素。
1492年,探险家哥伦布从美洲第一次归来之时,天主教君主菲迪南德与姬莎贝拉像迎接国王般欢迎哥伦布凯旋归来。哥伦布在巴塞罗那第一次正式宣布新大陆的发现,并向人们描述了这个奇异的新世界。哥伦布带回来许多海外的物品和一些印第安人。从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从巴塞罗那随即传遍四方。为了纪念哥伦布的到来,巴塞罗那当时建造了一座高60米的哥伦布纪念碑;如今站在这座纪念碑上可以俯瞰港口。哥伦布是意大利人,但他当时远航探险时在意大利得不到资助,所以他转而求助西班牙国王。他在西班牙得到了资助,实现了远航的目的。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西班牙开始向海外扩张,成为当时跨欧、美、亚、非四大洲的第一个殖民帝国。
15世纪末,西班牙在地理大发现后,开始占领南美洲大陆,除巴西等几个少数国家外,西班牙占领了南美洲一半的领土,把阿根廷等众多南美国家纳入自己的版图,实施殖民政策。西班牙把它的政治、宗教、文化、教育、语言一起带到这些国家,强迫当地的原始居民接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经过几个世纪的岁月,这些被殖民的国家都接受了西班牙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今天南美洲的拉丁美洲的称呼就来源于西班牙。
在大航海时代,当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同时,西班牙统治者也极力从事海外扩张活动。哥伦布发现美洲,就是这种扩张的最重要收获。哥伦布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哥伦布的西航计划得到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支持。
1492年,他携带着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致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船队从帕洛斯港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后向西航行,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和古巴、海地等岛。但是,哥伦布误以为巴哈马群岛是印度的辖地,把当地土著居民称为印第安人,并误认为古巴是中国的一个省。
此后,哥伦布又进行了第二、第三和第四次航行,先后发现了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牙买加、特立尼达等岛屿,以及由洪都拉斯到巴拿马的海岸。
第三次航行中他在帕里亚湾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哥伦布始终没意识到,他发现的这些地方并非中国和印度,而是一块新大陆。后来,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到达美洲,才认识到这是一个新大陆。
在西班牙探险家认识到大西洋西岸的陆地并非亚洲,而是一个新大陆后,人们的地理视野扩大了。1513年,西班牙探险家巴尔鲍亚越过巴拿马地峡,看到了西南面的大海,他把这片海域称为“南海”,其实是如今的太平洋。为了到达亚洲,西班牙人试图寻找沟通大西洋和“南海”的海峡,或者象好望角那样的地角。1519年麦哲伦率船队,从西班牙的桑卢卡尔港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到达南美东岸以后,即沿海南下,在南美大陆和火地岛之间,穿过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海峡,进入“南海”。起初向西北,后转向西航。船队在航行中从未遇到风暴,即把该海域称为太平洋。1521年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在与当地土著人的冲突中被杀。1522年麦哲伦船队剩下的“维多利亚”号返回桑卢卡尔港,完成环球航行。
远洋航行所需的技术在这一时期不断发展。航海家更多的是依靠来自各地的科技:由占星术发展的方向辨识、指南针,从穆斯林的独杆三角帆船发展的大三角帆技术──这项技术将三角帆从横帆的替代物转化为推进船只的重要附加物,还有本国发达的造船业保证了海上航行的安全。而在这些科技流传至欧洲之前,没有人会打算到世界“边缘”去冒险。从12世纪开始,欧洲人便开始制造用于航海的大型船只。1200年至1500年间,欧洲普通船舶的吨位普遍增加了一到二倍。在短短的几个世纪之内,他们或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或是自己动手发明改造了诸如罗盘、六分仪、海图、三角帆、艉舵、三桅帆船等工具或技术,使得西班牙人拥有了在各种复杂气候条件下进行远航的能力。
西班牙在历史上曾被罗马人、西哥特人和阿拉伯人统治。公元前19年,罗马征服西班牙全境,统治西班牙长达500年。这段时期,西班牙被罗马彻底“拉丁化”了。此后,阿拉伯人只用7年时间就征服了西班牙,占领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开始实施长达800年的伊斯兰统治。
800年的统治使阿拉伯人西班牙产生了重大影响。711年,阿拉伯军队来到西班牙,曾横扫法国全境。1492年天主教君主菲迪南德和姬莎贝拉率领西班牙人驱逐了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在城堡、要塞、艺术、农业、建筑诸多方面留下了痕迹。如今在中东的约旦、阿联酋、阿曼都还能看见与西班牙境内相似的建筑物:白色方正的建筑群。阿拉伯人甚至还影响了西班牙的语言,为西班牙留下了大量东方遗产。拉阿尔罕布拉宫吉尼拉利芙夏宫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美的中古时期阿拉伯宫殿的精华。阿拉伯风格的科尔多瓦清真寺是阿拉伯人留在欧洲大陆的建筑瑰宝。
阿拉伯人在侵占别国领土的同时,也将伊斯兰教传播到所占领的土地上,穆斯林们在被征服的土地上修建清真寺,建立学校、图书馆、天文台和医院,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并确立法律。伊斯兰教还大力推广阿拉伯语,加快了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如今在西班牙仍能看见不少阿拉伯人当年留下的遗迹。
伊斯兰教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在当时被穆斯林统治的西班牙,虽然资源匮乏,土地贫瘠,但是通过穆斯林的经商,经济有了明显的改观。埃及的基督徒,犹太教徒只要缴纳少量人头税就可以保持信仰,所以几乎没有发生宗教迫害的事情。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穆斯林在数学、文学、天文学、哲学、医学、物理学、化学、书法上都取得了巨大成果。伊斯兰教的传播打破了狭隘的民族界限,伊斯兰教之所以能迅速传播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伊斯兰教信条的简洁明了。伊斯兰不断地教导人类应用智慧和观察的能力来认识真理。在很短的时间内,人类以往伟大文明的结晶及文学艺术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
711年,以柏尔人为主力的阿拉伯军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占领比利牛斯半岛大部分地区,将伊斯兰教传入西南欧。732年,阿拉伯军队袭击高卢西南部,战败后撤回比利牛斯山以南,伊斯兰教向西方的传播,遂到此为止。8世纪中叶,阿拉伯的版图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北界咸海,南至尼罗河,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西班牙开始衰落。1898年在“美西”战争中,西班牙遭到重创,自此西班牙彻底衰落。
在巴塞罗那,梁晓秀写了一篇西班牙特色的文章。她以第一人称写的文章现在都有刊物采用,而且她的文章大都被翻译后转载。
西班牙的斗牛士世界闻名,西班牙人热衷于斗牛。但在我看来,斗牛是一个很残忍的项目,按照欧洲人的所谓人权标准,根本就不应该搞斗牛这样一个项目。今日的西班牙斗牛大多已变成一种招揽游客的项目,与过去纯娱乐行为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我在西班牙没有去看斗牛。
西班牙南方杰雷茨所产的雪梨酒名扬天下。西班牙有55个品牌的高档酒。西班牙葡萄酒分成2等普通餐酒和高档葡萄酒两等。高档葡萄酒是指指定产区的酒,简称和doc。在do或者doc级的葡萄酒酒标上标有下列词语:“vino de cosecha”:年份酒,要求用85%以上该年份的葡萄酿造;“joven”:新酒,葡萄收获来年春天上市的酒。
西班牙种植葡萄面积120万公顷。葡萄品种繁多,有600多个品种。西南部的加利西亚是西班牙干白葡萄酒最出众的一个地方,一般干白的品质都具备相当的水平,这是西班牙最难得出优质干白的一个产区,气候凉爽潮湿,酿造的干白新鲜的果香丰富、酸度充足。
卡斯提尔-莱昂位于斗罗河畔,这个产区的红、白、玫瑰红酒都很有名气。在靠着斗罗河的红葡萄酒产区,据说是出产全西班牙顶级红葡萄酒。安德鲁西亚境内是著名的雪莉酒产区,生产西班牙独特风味的不甜和甜的雪莉酒和白兰地。
西班牙葡萄酒共有十大品牌,我品尝了其中的三种葡萄酒:皇家珍藏2003。这款酒浓重的深红褐色带着几份陈酿感,入口非常强劲,水果酱和洋李干的浓香充满口腔,经过陈酿后呈现出的棕色突出沉稳特质;贝加西西利亚-瓦堡拿5年-2003。这款酒是以贝加西西利亚得天独厚的风土条件酿制的传奇葡萄酒;瑞格尔候爵酒。瑞格尔侯爵酒园被誉为里奥哈地区最优秀的酒庄,出品的上等佳酿将优雅与强劲的特质完美结合。此酒呈现出深沉的石榴红色,边缘樱桃般的迷人色泽令人馋涎欲滴。
西班牙土地辽阔,物产丰富,人们生活安逸,长此以往,这个拉丁民族养成了悠闲自在、慢条斯理的生活习惯。他们每天的午餐进行两个小时,之后还要午睡。这当然是古老的习惯,但是不少人仍然坚持遵守这个习惯,他们宁可把店门关上不赚钱也要好好休息一下。在西班牙不少店铺依然遵循这个古老的习惯,在中午关门歇业。他们还有一个习惯:傍晚散步。晚餐定在10点钟,11点夜生活刚刚开始。吃喝玩乐,游手好闲,在他们看来就是人生的全部内容。酒吧,咖啡馆,音乐厅里人满为患,人们不是饮酒,就是跳舞,从晚上一直闹到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