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库 > 都市言情 > 歌鹿鸣 > 第40章 起兵
    “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
    ********************
    这一日,是元宵佳节,永乐十六年的正月十五。
    昇龙城的街道上,四处张灯结彩,人流拥挤。时有鞭炮声响起,与道上的笑语声吆喝声一起混在硝烟的气味中,正是佳节景象。
    朱瞻基瑈璇并肩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都掩不住面上的笑意。劫后重生,瑈璇望着两边的街景,仿佛再世为人;朱瞻基回想起过去两个月的揪心焦急,也恍如隔世。长乐蹲在荣冬肩头,跟在二人身后,小脑袋灵活地东张西望,不时“吱吱吱吱”发表两句意见。
    路边的商贩,有些是卖的新年应景物事:鞭炮,烟花,红包,米酒,贡糕;有些是当地农作物:胡椒,花生,腰果,甘蔗,烟叶等。当然少不了绫罗绸缎胭脂花粉,但是比起繁华的江南,一来品种花样太少,二来质地粗糙,朱瞻基问了几次,瑈璇都是笑着摇头。比起这些绸缎,还不如自己的旧衣改的好。
    还有各路祭祀队伍,祭地的这里叫“动土”,祭神农氏的,进香拜佛的,还有专门“求禄”的。同样挤得道路上摩肩接踵。无非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兴旺发达等等。瑈璇一边看,一边笑。
    和中原一样,到处也贴着对联和“福”字。交趾有一句说过年的民谣“肥肉姜葱红对联,幡旗爆竹大粽粑。”将春联爆竹与肥肉并列。
    也有卖灯笼的,瑈璇凑上去细看。因为今年是狗年,灯笼中各种狗最多,数了数,十二生肖中的兔子灯却没有。朱瞻基笑道:“交趾的十二生肖是传自中土,可是没有兔子。你猜猜到这里变成了什么?”
    瑈璇惊讶道:“没有兔子?嗯,卯兔卯兔,难道变成了猫?”
    朱瞻基赞道:“聪明!”顺手拿起一个灯笼:“这就是猫灯啊。”
    瑈璇笑:“刚才就看到了,我还以为是老虎灯没扎好呢。这哪像个猫?不过老虎也不像。这交趾扎灯的,应该到应天府好好学学。”
    说笑间,人群更加拥挤,同时一阵锣鼓音乐声传过来。抬头望去,文庙前的广场上,正有戏班子在唱戏。瑈璇好奇地拉着朱瞻基便挤了过去。
    戏台甚是简陋,就是地上铺了大的草席,后面挂一张幕布而已。乐师坐在草席两侧,未上场的演员立在幕布之后,观众倒是不少,团团围住了舞台。草席中间摆了一只箱子,象是唯一的道具。一位白衣演员站在箱子之前,衣袂飘飘,和乐师一唱一说,有时还和观众一对一答。
    荣冬打听了悄悄说道:“这是这里的嘲剧,演的这剧目叫《观音氏敬》。”朱瞻基点了点头,知道这嘲剧大多是佛教故事,演出伴奏都很简单,经常是仿照禅宗问答那样,简单地说话。而交趾佛教盛行,特别是中原传来的大乘佛教信徒极多,所以嘲剧挺受欢迎。
    瑈璇望着这白衣大士,是当地京族人扮的,既谈不上正大仙容更不论仙风道骨天姿灵秀,颇为鄙陋。不禁想起了白烟玉,想象中的观音菩萨,应该象她那么美丽脱俗,仙才卓荦,不带一丝尘世的烟火气。
    自己的“殉国噩耗”应该还没到应天府,她收到这消息不知道会怎么样?甘棠当会陪在她的身边,他二人能有些进展吗?
    正在胡思乱想,观音大士下了戏台。乐师也一下子换了,这次坐下许多人,竟然同中原的一样,二胡笛子月琴琵琶都有。瑈璇好奇的期待中,乐声响起,竟然有几分江南丝竹的味道。
    听着听着,却听出些不同,似乎音域更宽,滑音多,泛音长。荣冬又悄悄说道:“交趾是四宫音阶,南北黄钟和大食。”
    见朱瞻基似乎不明白,瑈璇拉拉他的袖子:“我们是五宫,宫商角徵羽。”不由叹口气:“烟玉姐姐在就好了,把这些乐师统统比下去。”
    朱瞻基听瑈璇说到白烟玉,张了张口,又摇摇头忍了回去,目光重新转回了戏台。瑈璇娶白烟玉,是为什么?这两个女人,真是一个比一个胆大!
    音乐声中,演员登场了。先是一个母亲抱着个小小婴儿,又说又唱。瑈璇和朱瞻基听懂了。这地方叫董村,这家人姓董,孩子便简单称为“董婴”,出生三年来不吃不喝不说不笑。二人正觉得荒唐无聊,观众却爆发出一阵阵喝彩,望向婴儿的目光简直是崇拜。
    瑈璇朱瞻基对望一眼,都有些好奇,便耐心地接着看下去。
    一群强盗登场,横冲直撞,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国王上场,颁旨招募勇士率军御敌。圣旨的锣声铛铛铛响起,董婴突然站起,吃了几口饭便立刻长成个巨人,穿铁甲提长矛,跨上战马成了将军,率领军队冲入敌阵。强盗们被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董婴越战越勇,长矛折了就顺手拔起一丛竹子做武器,挥舞着继续追杀。终于强盗被赶出了国土,董婴骑马腾空跃起,消失在云雾中。
    因道具简陋,大部分的情节是靠说唱出来,武器马匹都是用根竹子代替,云雾就是块白布舞来舞去。瑈璇看得有趣,听到介绍说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圣董天王下凡救世》时,望望那个画得五颜六色的“英雄”,不由得哈哈大笑。
    一瞥眼,却见朱瞻基面色铁青,满脸怒容。瑈璇微一沉吟,已经明白:台上的强盗,是明军的打扮!而国王,董婴和军士,穿的都是交趾当地京族人的服饰。这出戏,竟然是将大明朝廷当作了侵略者!
    最糟糕的是,围观的观众看得兴高采烈,不时爆发出轰天喝彩,显然都站在这圣董天王一边!瑈璇见朱瞻基额头青筋暴起,就要发作,连忙握住了他的手掌,轻轻摇了摇。皇太孙感觉到手中温软的小手,定了定神,望望人山人海的观众,犹豫了一下,终于转身出了人群。
    二人一时无语,默默沉思。长乐“吱吱”叫着,似乎奇怪为何如此沉重起来。朱瞻基忽然道:“黎利给你解蛊之前,我找他谈了一次。”
    “哦?”瑈璇抬起头,有些意外。
    “他不要金银钱财,也不要高官厚禄,” 朱瞻基遥望天边,说得有些感慨:“他要我整饬吏治,还交趾百姓安宁。”
    瑈璇怔了怔,望向朱瞻基,只见他长叹一声:“可是,谈何容易?皇祖父决意迁都北京,就是将大明国力朝廷精力置于北方;这极南之地的交趾,根本顾不上用心治理。十五府,四十八州,三百一十二万户,象如今这样草草经营,如何能好?”
    瑈璇想了想:“皇帝当年挺身灭胡朝,实是对交趾一番好意。不过‘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皇帝这十年交趾的功业,吃亏在没有持续。其实可以仿照云南,象西平侯沐英世代镇守一样,在交趾置王封侯,当可保此地安宁。最合适的人选,莫过英国公张辅。”
    瑈璇此时,还当自己是个翰林,议论朝政直言不讳;话出口才想起,自己如今是个女身,这些话还能说吗?
    朱瞻基却似没有在意,摇摇头道:“你这个主意不赖,皇祖父当年想过,可是张辅却无论如何不舍得用在这里。”顿了顿道:“我倒觉得,如果置王封侯了,又与当年安南国王称臣朝贡有何区别?藩属国反而省朝廷的钱财精力,当地百姓也更拥戴。”
    瑈璇沉吟道:“那倒是,张辅再好也好不过当地安南国王。可惜陈朝王室无人了,要找个万民归心的,不容易。”说到这里,忽然心中一动,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却一时想不起来。
    二人说话间,不觉到了绿水湖边。瑈璇远远望见湖边多了块石碑,似乎是新立的,仔细看时,碑上是“还剑湖”几个字。朱瞻基察觉到她的目光,笑道:“前儿让他们把这湖名改了。”
    从此这湖便一直叫做还剑湖,至今仍是河内城中最美风景胜地。
    瑈璇一阵好笑,双手掩口,低低呜咽。不一会儿,水面上微波荡漾,一条水线直窜过来,果然是那只巨鼋,咧着嘴笑眯眯地到了岸边。瑈璇蹲下身,轻抚鼋头,一人一鼋亲热开聊。长乐赶紧凑了上来,兴奋地加入队伍,“吱吱”不绝。
    朱瞻基无奈地笑笑,远远地静静望着,只恨自己是个观众。清风徐来,吹得湖水微起涟漪,这一刻的还剑湖,静谧而美丽。
    忽然一声“姐姐!”,随着一个稚嫩的童声,一个小男孩跑了过来。瑈璇回头望去,是谢皓!冲到瑈璇的面前叫道:“姐姐!我就知道你是姐姐!”
    “怎么是你这小鬼头?”瑈璇一阵惊喜,捏了捏小孩肥嘟嘟的面颊。
    谢皓撅起了嘴:“姐姐!别老是叫我小鬼头,人家不小了嘛!我已经进学了哦,现在是秀才啦!”
    瑈璇吃惊:“你中了秀才?”想想便即释然,谢皓是在福建长乐学出来的,到这交趾还不是才高八斗的才子?
    谢皓骄傲地昂首挺胸:“是啊!是昇龙城最小的秀才,也是最有才的!”
    瑈璇爱怜地拍拍他脑袋:“好!以后就叫你谢秀才!”
    谢皓睁大了圆圆的眼睛:“不对!是陈秀才。我现在叫陈皓。”
    瑈璇有些奇怪:“为什么?”
    “舅舅和娘商量,祖先既然已经改姓陈,我们子孙后代当然应该和祖先一样啊!我也觉得舅舅讲得对。” 谢暠,不,陈皓说得煞有介事。
    “你舅舅?”
    “是啊。我们本来住在姨娘家,不过这就要搬去舅舅家啦!娘说那里叫蓝山,可美可好玩!舅舅家还有四个哥哥姐姐可以一起玩儿!”瑈璇正要开口,陈皓指着远处道:“看!那就是舅舅。”
    瑈璇顺着陈皓的目光望去,果然是黎利,正停在朱瞻基面前说着什么。陈皓母亲静静立在他的身后,面带微笑,几个月不见,气色好了许多。瑈璇望望黎利,望望陈皓,心中涌起极度的不安。到底为什么?却又想不起来。
    陈皓接着笑道:“我知道秀才才是第一步,我还要考举人,等我中了举,我就去京城应天府,考贡士,考进士! 姐姐,到时我去找你好不好?”
    瑈璇随口答应着,冥思苦想。几个人缓步走了过来,瑈璇福了两福,笑道:“多谢黎巡检这次出手相救。”黎利连忙谦逊还礼,几人寒暄了好一会儿。朱瞻基笑道:“我这里正和黎巡检说,咱们下个月走,让他有什么事去找黄福或是去京城都无妨。”
    黎利笑道:“我们今日回蓝山,就不再来昇龙城了。我兄妹这会儿奏个曲子为二位送行,请容污尊耳。”说着侧头冲陈母微微示意,陈母自怀中取出一只短笛,横在口边吹奏起来,笛声清越高亢,瞬间穿透午后的阳光,飞跃在碧空之上。
    黎利昂首唱道:“祥光风好锦帆张,遥望神仙复帝乡。万重山水涉沧浪,九天归路长。”陈皓走上两步,牵着舅舅的手,一起唱起来:“情惨切,对离觞,攀恋使星郎,原将深意为边疆,分明奏我皇。”
    瑈璇知道这是安南国黎朝时,大宋使臣李觉出使安南,赠了国王黎恒一首诗,黎恒欢喜之下,便在李觉返宋时让安南的匡越大师吴真流作词送行。辞句虽然浅显,却是安南有史可考的最早的诗词作品,也是大宋与安南友好的代表物。陈皓来交趾不过几个月就已经唱得如此流利,可见这词在此流传之广。
    朱瞻基不知道这个典故,但是听词意甚是恭敬,不由微微颔首。黎利的声音粗犷辽阔,陈皓的稚嫩清脆,一高一低纵横交错,盘旋在悠悠白云之下。
    朱瞻基忽然心中感慨,黎利是坏人吗?当然不是。在救治瑈璇之时步步小心,满怀戒备,只是因为吃了太多大明官吏的苦头。身为黎氏族长,费尽心力,散尽钱财也难保全族平安。倘若不是正好碰到瑈璇解蛊,一条性命竟然也要葬送在牢里。
    虽然拿了当地的县令知府,虽然关照了黄福多加照看黎阮两家,可是挣扎苟活在普遍极度腐败的贪官恶吏之下,黎阮两家真的能从此平安无事吗?朱瞻基心中一阵阵歉疚,身为大明皇帝未来的继承人,此时,竟然做不了什么。交趾的现状,不是换一两个官员就能解决的。
    一曲终了,黎利带着陈母和陈皓,对朱瞻基深深一礼:“就此别过,祝殿下一路平安。”转身而行,并不脱泥带水。只有陈皓牵着黎利的手,不时回头望着瑈璇,扬手叫道:“姐姐!你等我哦!我会去考进士的!”直到一排龙眼树遮住,这才不见。
    瑈璇笑着挥手:“等你!”碧空白云下,遥望着陈皓小小的身影渐渐走远,瑈璇忽然“哎呀!”一声叫出来。
    终于,终于知道了为何心中不安。黎礼在回蓝山之前让谢皓改为陈皓,难道是有预谋?胡朝残暴,交趾贪婪蛮横,人心思陈;而陈皓,就是堂堂正正的陈太祖后人。
    朱瞻基关心地问道:“怎么?”
    瑈璇摇摇头,苦笑道:“没什么。希望,希望是我想多了。”
    荣冬插口道:“殿下,微臣看这黎利神态决然目光坚毅,怕是会生事。要不严加看管,或者将他的家人扣在昇龙城?”
    朱瞻基遥望黎利三人的背影,叹道:“宁人负我,我不负人。他这次救了陈姑娘性命,总不能恩将仇报,让他去吧!他若真想生事,也是以卵击石。”
    荣冬还欲再说,朱瞻基摆摆手不想听。荣冬与瑈璇对望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极大的担忧。
    永乐十六年正月二十九,黎利在交趾清化府蓝山起兵,自号“平定王”,拥立陈朝王室后人陈皓为国王,传檄交趾四乡,要恢复安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