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库 > 历史军事 > 万历十八年 > 第三百九十三章 退位
    紫禁城英杰祠中,已经六十岁的魏刚正坐在那里看着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幅西洋油画。
    那些油画大多都是描绘战争场面的。这些战争画卷,有前明时魏刚领兵出边墙的战役,有他参加朝鲜平倭的战役,还有苍狼军在蒙古高原乃至西伯利亚平原上和罗刹人作战的画卷。紧随着这几幅画卷之后的,便是海军中的太平洋舰队与南洋的西班牙人作战的画卷,以及后来的北太平洋舰队联合陆军进攻倭国九州的画卷,最后是南北太平洋舰队和荷兰人在爪哇岛以及马六甲等地作战的画卷。西洋画和华夏的水墨山水画不同,更加注重描绘宏大的场景,若是走到近处,怕是看不出什么东西来,反倒是离着越远,越能看清楚这整张画卷要描绘出什么。
    这些画卷大多数都是大场面,描绘士兵誓死拼杀的,但也有不是描绘厮杀的,而是勾勒对方投降的。其中有一副描绘的便是荷兰人的指挥官向魏刚交出自己的佩刀的场景。
    那也是魏刚最后一次领着兵马出去作战,当时他还没有成为皇帝,前明的天启皇帝那时也患上了花柳病,要不是魏刚让太医吊着他的命,估计那位天启皇帝早就去见他老爹了。
    画师大概比较擅长这种人物的描绘,把魏刚的面孔描绘的很是英武,隐约中还能看出霸气。便是魏刚当时穿的衣服,也不是海军传统的白色,而是黑色。在场的其他将领。陆军的是花花绿绿的迷彩服,钢盔是带着尖顶的那种,海军是白色的制服,而魏刚穿的却是帝国后来的大元帅服,黑色打底,裤线和袖口都是黄色的,已然不穿铠甲了。但是脚下却是蹬着一双小牛皮靴子,靴子自然是擦得锃亮。腰间挂着佩刀,而他对面的那个荷兰指挥官。则是双手奉上自己的指挥刀,跪在地上,头是低下的。但是从侧面还是能看清那家伙的脸的。他的脸上是充满沮丧和阴霾的,也有一种彻底解脱的表情。
    魏刚的目光停留在了这幅画上,他仿佛并没有在看这幅画,而是在思考什么。跟他一起来到这祠堂里祭奠英灵的董大郎并没有去打扰他,而是和他一样,在细细的看着这些画卷。
    魏刚自然是在回忆,回忆的节点也是从眼前这幅画卷所记录的战事开始的。
    画师自然是要对描绘的人物做一些技术上的处理,这个画师已然是很高明的了,能够把人物脸部的表情画的如此惟妙惟肖。其实魏刚当时并没有穿那黑色制服,在南洋那边。即便当时是十二月份,温度也是相当的高,魏刚当时穿的就是半截袖。当然,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就在当时,他虽然坚持到了荷兰人投降,却也同时接到了国内京师李豹发来的加急谍报。在他带兵出征南洋之前,就已经有文官在朝堂上提出让当时的天启皇帝退位,把帝位禅让给镇国公、护国主魏刚。这说法自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魏刚在朝中经营了这么多年。很多官吏还有武将都是他的嫡系。但是大明还是有很多传统的读书人,他们是接受不了这个说法的。一些江南来的士子首先站出来反对,并要求把那位提出这个说法的官员五马分尸。不过这边也是有很多支持这一说辞的,自然是要跳出来论战。当时魏刚并没有出面,而恰恰在这时,南洋那边来了急报,说是荷兰人的船队要进攻大员岛。魏刚马上便领着人马出征了,他这一走,京师自然是空了下来。
    魏刚其实是故意为之,他是想看看,他经营了这么多年,最后关头,还有谁会和他过不去。他这一走,情况果然发生了变化。江南一系的士子们仿佛看到了机会,私下里马上联络起来。他们并没有找什么武将,而是用自家的家丁,在夜晚的时候开始了行动。他们首先带人围住了魏刚的宅院,然后还有人去了皇宫。不过他们毕竟是书生,这样的事情,他们做起来自然是没什么套路的,也没有考虑周全。在他们看来,只要把镇国公的家眷控制住了,把锦衣卫衙门看住了,再把皇上看住了,这次所谓的政变便会成功。到时候只要把圣旨送到军中,那个所谓的护国主自然是要俯首就戮的。
    打从魏刚开始修铁路起,江南一系的士子们就已经和魏刚对上了。原因自然是因为铁路修筑后,货物不再走运河,那些靠着运河收税的官员们没了油水,财路被断了。断人财路,那便是生死仇敌。之前还有那郑国舅在前边顶着,后来郑国舅被处理掉后,官员和士子们自然是把目光对到魏刚头上。南直隶后来又彻底取消了土地税,原本一些农人要投献到有功名的士子名下,自打那以后,也是没人投献了。这也是断了人家的财路。何况货物走了铁路,税都是被铁路局收去了,而铁路局却是工部直管的。那些原本靠着关系做买卖的缙绅们,这一下子在南货的买卖中就没了价格优势,里外里他们的有一个财路也被断了。当年他们也是想方设法闹事,但是都是被鹰眼的人提前给化解掉了。那年在无锡爆发的批斗书院士子们的事情,就是一个真实的缩影。后来江南很多地方都发生了类似的批斗事件,倒是让读书人和士子缙绅们无法继续鼓动别人了。很多江南大豪,都是看清了其中的门道,不再和朝廷作对。有的甚至转身投到了魏刚的麾下。
    可是憎恶魏刚的士子缙绅还是有很多的,上百年留下的根子,哪里能那么容易就别化解掉。自然是有一些人要站出来维护他们的利益的,于是就有了这次京师发生的政变。不过可惜的是,这些士子缙绅们注定要成为魏刚走上皇位的垫脚石。魏刚虽然带着大部分从京畿和辽镇征集来的士兵去了南洋,包括海军大部分的舰队,但是他在山海关那边还是留了一些人马的,而且苍狼军也是没有出关的。那些士子们的家丁在闯进魏刚的宅院后就发现他们原来早就在人家的算计中了。排枪在大街上轮番打起。士子们的家丁手中仅有弩箭和刀剑,跟经过训练的正规军自然是没有办法想比的。结果那一夜京师当中各条大街都是血流成河。指挥整个战事的,是魏刚的儿子魏勇。经过在江南各处的磨练,他依然不是当初那个愤青一般的苍狼军上尉了。
    京师城中生活的人,后来都是没事的时候时常说起那一晚上的枪声,还有清晨他们出门后发现的暗沟中的血水,还有就是正在街上执勤的锦衣卫和苍狼军士卒,这一幕和万历皇帝被反贼杀死的那一年竟然惊人的相似。
    再后来事情便变得简单多了。魏刚领着大军凯旋归来,已经起不来床的天启皇帝传出了一道旨意,愿意退位,把皇位禅让给魏刚。其实天启皇帝那时神智是否清醒都不得而知。
    “皇上,您说若是奎子活着,他会不会要求继续领兵到印度去作战啊。”董大郎看到魏刚回忆的差不多了,便问了这么一句。
    “你说呢,呵呵。”
    “其实不单是他,便是老臣现下也是想带兵出征啊,可惜啊,讲武堂培训出的那些将官,都是着急带兵立功的,老臣就不和他们抢了。那些印度阿三,实在是没什么可打的。我听我那孙子说,他们临阵之前竟然还有念什么经文,真真是笑死人,以为佛祖抑或是什么上帝真主的能保佑他们吗。结果他们还没念完,咱们这边就已经打了两三次排枪了。”
    “这结婚生孩子早到底是好啊,我那孙子,现下才十岁,跟你家那孙子可是整整差了十年啊。”
    “皇上,这要说起来,还是您定下的那个什么十八岁才算成年,才能结婚生孩子的规矩给闹的。若是按照前明时候的规矩,哦,不,应该是万历朝时候的规矩,这十五六岁就当爹的小子可是有的是。”
    “这规矩不能坏,虽说咱们现下四处移民,正是需要人口的时候,可是这人的素质也是需要的。不到年龄,结婚生的孩子,那就会有隐疾,这个你不懂。”
    “皇上英明,不过老臣还是有句话,总是想说,却是没有机会。今儿个趁着皇上来这英杰祠的当儿,老臣觉着该是说了。皇上,以老臣看,您现下仍旧是龙精虎猛的,为何要退下来。您若是退下来,怕是太子殿下要镇不住那些宵小吧。”
    “此事我早有定算,你看的还不够远啊。大郎,你说说,若是你我现下都做了尘土了,还能管这天下事吗。”
    “这个。皇上,您这就是说笑了,都做了尘土了,如何能管得了世间的事情呢。”
    “呵呵,总有一天,你我皆要为尘土的。早一点放手,也好让后辈子孙早一点当家。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人岁数一大,头脑就容易僵化,看事情看得就不远,因循守旧那是避免不了的,这是不利于帝国发展的。再说当年朕定下的规矩,就是政府所有工作人员,到了六十岁就退休,朕也不例外,朕就想用自己做榜样,做例子,来告诉后来人,这个规矩不能破。”
    “既然皇上主意已决,那老臣就不再啰嗦了。”
    “呵呵,你放心,等你老了那天,你的画像也会挂到这里边的。唔,到时候大概就不兴这画像了,该是照片了。你不知道吧,京师大学堂里已经有人研制出这照相机了,呵呵,可惜了,还是黑白的,没有彩色。”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