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库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铁血使命 > 第一百五十七章:针锋相对

第一百五十七章:针锋相对

    第一百五十七章:针锋相对(新书求围观)
    “飓飓飓…”
    看到小鬼子的步兵冲上来之后,守军阵地上的观察哨瞬间吹响了哨子,一时间守军阵地上到处都是刺耳的哨子声。
    听到哨子声,战士们便知道小鬼子的步兵上来了,急忙从战壕里爬起来准备战斗。
    一挺挺重机枪被抬了上来,轻机枪也被架好了!战士们手里的步枪也都子弹上膛,准星瞄准,随时准备开火!
    最先开火的并不是步枪,而是准备已久的重机枪,尽管日军的步兵还在三百米外,但是守军装备的十几挺重机枪便开火了。
    尽管李国耀只给每个团准备了六挺重机枪,但是这些天整个南京城都在打仗,由于撤退的时候产生了混乱,不少武器装备都丢到了城里,再加上之后李国耀还命人将城里所有的军火库都接管了,随后各团的武器装备都得到了加强,以至于向一团这样的主力部队装备的重机枪都在十挺以上,轻机枪就更多了,全团足足有二十多挺。
    而燕山防线由左右两翼以及正面阵地组成,每个方向各有一个团,单单布置在前沿阵地上的重机枪加起来就有近三十挺。
    “哒哒哒...”
    重机枪密集的子弹顿时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顿时将刚刚发起冲锋的日军的攻势打断了,看到周围的战友不断地被对面射击来的恐怖子弹打倒,即使是自诩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日军也害怕。
    没办法,也许很多日本士兵确实如他们说的那样不怕死,但是重机枪的威力可与三八大盖不一样。
    三八大盖口径太小,用的坂本子弹威力也小,打在不致命的位置基本上就是一枪两个对穿眼儿,一些身体素质高的士兵受伤了也不会下战场,还能继续作战。
    但是重机枪的口径一般较大,杀伤力极大,打到胳膊腿的话基本上直接断了,当场死亡还好,如果死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流血而亡。
    看到第二大队的士兵竟然冲到守军阵地两百米远的距离的时候竟然就停了下来,武田晋一大怒,当即大声道:“八嘎!命令炮兵立即将支/那人的那重机枪摧毁,命令第二大队继续进攻。”
    “哈伊!”
    随着武田晋一的命令,小鬼子的炮兵再次开始怒吼,一发发炮弹向着前沿的各个机枪阵地打去!
    “轰轰轰...”
    当一挺重机枪被日军连续几发炮弹炸成一堆废铁之后,张腾蛟终于意识到日军的企图,立即命令机枪阵地做好隐蔽,后来干脆将重机枪弄到临时修筑的碉堡里,保证不被地面炮火摧毁。
    在炮兵的掩护下,小鬼子很快就冲到了守军阵地前一百五十米远的地方,似乎距离一线战壕近在咫尺!
    但是这么近的距离似乎就是天堑,在小鬼子进入守军的有效射程之后,除了重机枪继续开火外,大量的轻机枪手也开火了。
    别看守军阵地上的轻重机枪似乎布置的很凌乱,但却都是李国耀精心算计过的方案,所有轻重机枪开火之后都会形成交叉火力,杀伤力比一字排开至少增加三倍。
    关于轻重机枪怎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李国耀这个接受过后世军事教育的特种兵指挥官最清楚不过了,相比而言这个时代的军人们还处于摸索阶段。
    要知道重机枪出现的时间虽然不短了,但是真正投入战场的时间却不长,至今也不过二十年。
    最开始的时候重机枪被当成一线防御武器,因为当时的战争方式和现在不一样,当时绝大多数国家的步兵都是进行的战壕攻防战,即攻击一方的士兵发起冲锋,越过双方战壕间的中间地带,抵达敌方战壕,在近身战斗中消灭敌人。
    因此在冲锋过程中,进攻的一方伤亡比较大,很容易被守军的一线步兵打死打伤。
    所以当时的各国部队都喜欢将将轻重机枪布置在阵地的正前方,以此来达到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然而事实上其实不然,轻重机枪直射的威力非常有限,甚至于还不如步枪的威力大!
    美国人曾经做过一个试验,用250个气球代表冲锋的士兵,将气球悬浮在一个不同的高度,每个气球相距2米,散布在一个100多米宽,纵深几米的范围内,随后由一名熟练的机枪射手在400米外用重机枪从正面射击,250发子弹。
    结果很惊人,250发子弹仅仅打中了37个气球,很多子弹都打到了气球间的空缺中。并且射手在每击中一个气球后还要重新瞄准一次,在重新瞄准的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这个时候如果是真正的战场上的话,敌人早就冲上了一线阵地。
    随后他们又把机枪摆放在这250个气球的侧翼,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放眼望去,差别就相当的明显,250个气球窄正面,长纵深,大大增加了目标的密集度。
    同样的一个射手,结果就是大屠杀,很多时候一发子弹就能击中几个气球。250发子弹,击中了240个气球。
    所以用机枪形成交叉火力,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要是机枪数量足够多的话,敌人插翅难逃。
    正因为如此,在布置阵地的时候李国耀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些,阵地上的每一处机枪阵地都是李国耀经过计算之后得出的结果,基本上一发子弹打出去要和其他三发子弹形成交叉。
    而相互之间的火力交叉在前沿阵地形成了一道密集的火力网,小鬼子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巨大的伤亡。
    交叉火力形成的巨大杀伤很快就让冲上来的日军承受不住了,一线的步兵一排排的到下,在这样密集的火力之下很多人不是仅仅中了一枪,而是被打成了筛子。
    且由于距离非常的近,所以很多子弹也不仅仅只是杀伤一个人,而是一枪下去好几个人重伤甚至于直接被打死。
    恐怖的伤亡直接让日军的攻势止步于守军阵地一百米远的距离便不得寸进,反而冲锋上来的日军一批一批的倒下,不大的功夫阵地前面得空地上就布满了日军尸体,层层叠叠的,异常的血腥。
    而小鬼子确实不愧是第六师团的精锐,即便是伤亡极为惨重,但是依旧没有人后退,更没有人逃跑,反而就地进行反击。
    由于没有掩体,这些小鬼子便将阵亡者的遗体堆到前面从当掩体,尽管听起来有点渗人,但是这在战场上却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小鬼子一反击,一团的伤亡就直线上升起来,主要是小鬼子的射击水平远比中国军队要强的多。
    战争爆发初期,日本步兵射击技术普遍高于中国军队,日军上等兵可以在400米外打中在城墙垛口处探头观察的士兵,其首发命中率可以达到80%以上;行进于两百米外可迅速击中只露一小部身体的静止目标,命中率可以达到80%。
    当然了这主要得益于日军对精准射击的严格训练,同时也得益于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对军队的巨大投入,每一个士兵都要经过严酷的实弹训练之后才能走上战场,相比而言中国军队可就没有这个条件了。
    而现在双方的距离相距不过百米远,对于那些鬼子兵而言,只要给他们开枪的机会,基本上不会打空。仅仅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前沿的一团一营就有两百多人被打死打伤,加上之前的损失,减员超过了400人,伤亡极为的惨重。
    (本章完)